投资要点 回顾本周行情(11月18日-11月22日),有色板块本周下跌0.31%,在全部一级行业中涨幅靠前。二级行业方面,周内申万有色金属类二级行业中贵金属板块上涨4.21%,金属新材料板块上涨3.47%,能源金属板块上涨1.09%,小金属板块上涨0.63%,工业金属板块下跌2.33%。工业金属方面,随着下半周美元指数在高位盘整后突破再破阶段新高,工业金属走势重回弱势,我们认为随着特朗普在大选胜利后逐步公布其内阁人选,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倾向,美元指数仍有望进一步冲高从而压制整体大宗的风险偏好,预计短期工业金属维持弱势整理。贵金属方面,随着本周俄乌冲突快速加剧,黄金在避险需求的支撑下获得充足买盘,我们预计短期黄金在避险需求的助推下有望维持上涨势头,后续需进一步观察地缘冲突是否有缓解迹象,以及美元指数是否会持续上涨对黄金形成压制。 周观点: 铜:铜价下行刺激需求端走强,美国升破阶段高点持续压制铜价走势。截至11月22日,伦铜报收8,973美元/吨,周环比上涨0.02%;沪铜报收73,760元/吨,周环比下跌0.14%。供给端,截至11月22日,本周进口铜矿TC均价下跌至10.5美元/吨;必和必拓总裁本周申明拟斥资100亿-140亿美元将其智利铜矿年产量增加43万-54万吨;需求方面,铜价走弱刺激终端需求,多家线缆企业新增订单明显好转,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刺激,使得11及12月的家电排产增加,铜材企业开工率有所上升,本周尽管进口窗口持续打开,但下游需求强劲,国内维持去库状态;宏观方面,随着美国经济数据近期均录得较强表现,以及市场对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推升通胀的预期,美联储释放暂缓降息节奏的信号,美元在本周小幅回调后再度冲高,短期内铜价预计维持弱势整理。 铝:氧化铝价格进一步上涨已致60%电解铝企业亏损,铝价受成本端支撑或高位震荡。截至11月22日,本周LME铝报收2,630元/吨,较上周下跌1%;沪铝报收20,420元/吨,较上周下跌1.73%。供应端,新疆、贵州两省持续贡献新投产能,但由于氧化铝价格高企,进度较为缓慢,广西部分检修停产电解铝产能已于本周全部减产完成,本周电解铝行业运行产能4368.40万吨,较上周增加3.7万吨;需求端,本周铝板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07%,铝棒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05%,电解铝的理论需求有所下降。由于本周氧化铝价格继续上涨,国内电解铝行业理论加权生产成本上升至20670.66元/吨,较上周增加294.54元/吨,根据阿拉丁调研,我国电解铝已有约60%产能亏损,我们预计后期提前检修停产的电解铝企业或进一步增加,短期看好在成本端的支撑下铝价维持高位震荡。 黄金:俄乌冲突短期快速加剧,避险需求助推黄金价格超跌反弹。截至11月22日,COMEX黄金收盘价为2718.20美元/盎司,周环比上涨5.87%;SHFE黄金收盘价为627.88元/克,周环比上涨5.83%。本周经济数据依旧维持美国强势、欧洲弱势的整体格局,根据CME利率观察工具,12月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概率已下降至52%,美元指数在上周五首次突破107关键阻力位失败后回调,黄金获得超跌反弹势能,随着本周俄乌冲突快速加剧,黄金在避险需求的支撑下获得充足买盘,并未受到下半周美元指数在高位盘整后突破再破阶段新高的影响,我们预计短期黄金在避险需求的助推下有望维持上涨势头,后续需进一步观察地缘冲突是否有缓解迹象,以及美元指数是否会持续上涨对黄金形成压制。 风险提示:美元持续走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投资要点: 本周(2024.11.18-2024.11.24,下同)各板块表现较好的公司有:1)太古地产+0.1%、电能实业+0.1%、长实集团-0.2%;2)金地商置+0.0%、保利置业-1.3%、绿城中国-2.3%;3)碧桂园服务+3.6%、贝壳+0.1%、绿城服务-1.1%。 地产物管港股通持股:本周融创中国、绿城中国和碧桂园服务港股通持股占比分别增加0.62、0.60和0.40个百分点。截至本周末,万科企业、保利物业、融创中国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分别为51.1%、49.4%和35.9%。 香港本地股港股通持股:本周电能实业、恒隆地产和新世界发展的港股通持股占比分别增加0.18、0.17和0.09个百分点。截至本周末,恒隆地产、电能实业和长江基建集团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分别为5.7%、5.4%和4.0%。 地产物管的卖空交易:本周卖空股数/成交量前三的公司为建发国际、龙湖集团和万物云,分别达到35.3%、23.1%和22.9%;截至本周末,未平仓卖空股数/流通股本前三的公司为融创中国、保利物业和万科企业,分别达到14.7%、12.8%和12.6%。 香港本地股的卖空交易:本周卖空股数/成交量前三的公司为港铁公司、九龙仓集团和新世界发展,分别达到48.1%、40.9%和37.3%;截至本周末,未平仓卖空股数/流通股本前三的公司为新世界发展、电能实业和领展房产基金,分别达到3.5%、3.3%和3.2%。 政策力度空前,推荐地产及物管板块:1)房地产推荐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越秀地产和龙湖集团;2)物管推荐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和越秀服务;3)另外推荐代建行业龙头公司绿城管理控股,以及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贝壳;4)香港本地股推荐太古股份公司、太古地产、嘉里建设、新鸿基地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行业调控政策放松不及预期、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商品房销售不及预期、消费不及预期、人民币贬值。
上海城市变迁的百年往事,浓缩成几本书,在2023上海书展与读者见面了。
同济大学出版社的“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丛书,由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主编,自2019年以来陆续出版,完整推出了第一辑5册新书。
这套书涉及老城厢、工人新村、“一江一河”、社区商业、工业遗产等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城市热词,也追溯到上海建城之初、江南市镇形成的历史深处。用于海的话来说,“上海学”是一门显学,但主要闻名的是历史研究,这套书是从城市社会变迁的视角,贡献当代的力量。
于海也是丛书第一本《上海纪事:社会空间的视角》的作者。他谈到,空间解决人的社会地位问题,涉及社会分层。苏北人曾经在上海最受歧视,社会地位不高,这跟他们长期居住条件比较差是有关系的。现在为什么这种歧视大为减轻,因为迁移已经非常普遍,单说住在什么地方,已经看不出一个人生活在什么社会阶层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工人新村,在模范员工的竞争中,由代表国家意志的单位选拔人员,组成了新村最初的居民。新村的建设,从居民的选拔到社区的组成,整体上人为建构了一套新的关系,形成了社会地位。丛书中的《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就是同济大学副教授杨辰对曹杨新村变迁所做的研究。
于海讲到作家木心在《上海赋》中写到的一句话,木心说“也许住过亭子间,才不愧为科班出身的上海人。而一辈子脱不出亭子间,也枉为上海人了”。这里面“亭子间”和“上海人”的关系,就体现出居住空间对个人人格的打造。因此,研究上海的城市历史变化过程,从社会事件等因素,去考察上海的不同场所都是怎么生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空间和社会有过怎样的互动关系,对我们今天更好地思考怎样建设城市、怎样生活,都将很有意义。
现从业于房地产行业的建筑师黄中浩博士在丛书分享会上介绍了《上海老城厢百年:1843—1947》一书。他从三个历史片段来解读上海老城厢的变化,指出今天的面貌是从一步步逻辑清晰的历史变化中逐渐形成的,细到每一个街角建筑的变化、道路走向的变化等,都有社会事件作为基础。
黄中浩提到,老城厢的发展有靠近黄浦江和北邻当时的租界区这两个重要的地理因素。清末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及土地价格的变化等因素,使老城厢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比如在增开城门的过程中,通过尝试,应用了收税、卖地等手段,促进了土地开发。平整好的整块土地的出现,使一些看起来形状比较规整的里弄得以建设,开明里就是一个例子,它有很整齐的街面。
1999年在方浜中路建造的玄扈台,位于前不久网红的老城厢“猫街”西头,它是建在一块比较开敞的土地上的。黄中浩解释称,这个地方源于1913~1917年上海县衙本着促进发展的目标,主动提出把县署拆掉,修新的、宽的道路,打通向北的交通,方便跟租界连接。在拆建过程中,历史资料记录下了花钱、钱不够、再卖一些其他地皮等细节。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老城厢,在城市更新的巨大变迁之外,细节承载的是满满的历史,值得去细致考量,吸取经验教训。
《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纪事》的作者、同济大学助理教授朱怡晨也在分享会中介绍了她近年对苏州河滨水的考察。此前第一财经曾报道过这本书中记录的苏州河工业遗产现状。结合审视城市更新过程中对社会能够产生的效用,她提到,苏州河从生产岸线变成景观岸线,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从2002年前后,若干苏州河两岸老厂房老仓库的拆除,以及月星家居城的改造等,体现出当时主要是以建筑的使用面积为标准来评价工业遗产价值的。
从登琨艳的仓库改造和M50成为上海文化地标起,各界开始意识到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及其所能带来的土地升值。从设计层面探索工业建筑改造更多可能性的做法也在增多。2019年以来,苏州河的滨水改造过程中,仓储建筑的保护再利用,怎样从封闭、内向走向开放、共享,种种探索说明新的理念已经开始得到广泛的认可。
当下时髦的Citywalk,也提示了景观改善之后,可能激发的社会活力。朱怡晨提到,当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没有贯通的时候,很难组织大家沿着河去漫步。改造之后,无论是单位、媒体、研学组织,或是有兴趣的个人,都在沿着苏州河进行漫步活动。很多居民的故事,关于过去的社会空间事件也又开始被人们了解。共享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让不同的群体可以去探索苏州河对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于海认为,上海是一个伟大的城市,开埠以来这近二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不凡的发展历程,成为一座全球城市。“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丛书以社会、空间和历史三个角度来讨论上海城市的发展,未来希望更多年轻学者加入进来,把对当代上海城市和社会的研究继续推进下去。希望有兴趣、有热情的人,能够带着问题加入到这个行列,推出更多值得分享的案例,让人们知道上海不只有田子坊、新天地,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研究上海,得到经验和教训,可以对这个城市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佟鑫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这两年的上海书展,各出版社推出的文创产品也非常吸引眼球。
79 08-21 17:47对49岁的乔桥来说,每年暑假离开山西,独自花几天时间在上海逛书展,是一趟精神朝圣。
729 08-21 16:19《唐五代诗全编》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是搜罗全面,共收录唐诗55000余首,第二是收录准确,逐首进行详细考订。
282 08-16 20:17《向史而新》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安全配资平台排名,系统回顾了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经验和挑战。
182 08-16 20:1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门户配资网_正规实盘配资_正规配资实盘股票观点